KS-2003是一種中溫、低渣、快速、薄膜型磷化處理劑。適合采用浸漬方式對鋼鐵材料進(jìn)行涂裝前的磷化處理,經(jīng)該藥液處理后,可以使鋼鐵工件表面獲得一層結晶均勻,膜層細密的灰色磷酸鹽覆膜。
一、藥品名稱(chēng)
KS-2003 綠色液體磷化劑
二、工藝流程
預脫脂→酸洗除油二合一→水洗→水洗→(表調)→磷化→水洗→防銹處理→后接工序
三、配制工作液(以一噸為例)
1、向處理槽中加水80%;
2、加入2~2.5Kg中和劑;
3、向處理槽中加MF-2003磷化劑100公斤,并進(jìn)行必要的攪拌;
4、補充加水至工作液面,并攪拌;
5、檢測總酸度、游離酸度,如不在規定范圍,可以用濃縮液或中和劑進(jìn)行適當調整;
6、將溫度調整至工作范圍即可進(jìn)行生產(chǎn)。
四、處理條件
1、總酸度: 20-35點(diǎn)
2、游離酸度: 1.0-2.5點(diǎn)
3、處理溫度: 70-80℃
5、處理時(shí)間: 5-15分鐘
五、各管理指標的分析方法
1、總酸度:
用移液管吸取10mL處理液置于200mL三角燒瓶中,加1-3滴酚酞指示劑。然后,用0.1N的NaOH標準液滴定,由無(wú)色滴至粉紅色為終點(diǎn)。滴定液消耗的毫升數即為總酸度點(diǎn)數。
2、游離酸度
用移液管吸取10mL處理液置于200mL三角燒瓶中,加1-3滴溴酚蘭指示劑。然后,用0.1N的NaOH標準液滴定,由黃色至蘭紫色為終點(diǎn)。滴定液消耗的毫升數即為游離酸度點(diǎn)數。六、槽液的補充和濃度的調整
1、總酸度
隨著(zhù)生產(chǎn)的進(jìn)行,處理液的總酸度會(huì )逐步一降。這是生產(chǎn)性材料消耗,屬于正常情況。但總酸度下降的太低,超出了規定值的下限時(shí),就會(huì )導至劣質(zhì)磷化膜的生成。管人員應定期測定槽液總酸度,并注意補加磷化磷劑。
2、游離酸度
隨著(zhù)濃縮磷化劑的補加,槽液中的游離酸度會(huì )上升。當槽液中的游離酸度高出一定范圍后,難以生產(chǎn)優(yōu)質(zhì)的磷化膜。每噸槽液加入1~1.2Kg的中和劑可降低游離酸度1個(gè)點(diǎn)。